close

DSC_0760.jpg

紙教堂,全名是鷹取紙教堂(Paper Dome)。原是日本在阪神大地震後興建的,它的設計採用成本較低的玻璃纖維浪板,構築成長方形的外牆,內部則用長5公尺、直徑33公分、厚1.5公分的58根紙管,建構一個可容納80個座位的橢圓 型空間。構想則來自於巴洛克時代的一位建築師、在建築羅馬教會的教堂時的設計概念。利用紙管構成的橢圓形與外牆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個迴廊,橢圓形內側長周的 紙管排列緊密,作為舞台及祭壇後面的背景,橢圓形入口處的長周紙管與紙管的間距較大。.

鷹取紙教堂在日本經過9年多的運作之後,已經達成它的階段性任務,社區決定將它移築到其他地方,原地則將重建一座永久性的教堂。後經過台灣的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三年多的籌畫,在921大地震9周年紀念日這一天,於桃米村重新啟用,而且還有一座由台灣的建築師設計的附屬建物和它相映襯。

要到紙教堂依據我從網路上查到的資料,我必須從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下,然後接省道16線往水里方向,在到水里之後,再接縣道131至魚池,在魚池加油站接省道21線,往埔里方向至51公里處左轉即到桃米村...路線一整個複雜。而且,在我剛接縣道131時,油箱都快見底了,地圖上看短短的一小段路,其實是九彎十八拐的山區小路,沿途又下雨,天色也漸漸轉暗,心中一整個惶恐,幸好煎熬過後終於看到讓人熱淚楹框的魚池加油站,經由工讀生指點:「你就往埔里走,過隧道左邊第一個村落就是桃米坑!」真是簡單明瞭阿!

後來回程時我才知道,目前國道6號已經開通,無論從國道1號還是3號,都可以接到國道6號,然後在愛蘭交流道下,就可以接省道21縣。(講更嘔的...其實桃米村就在暨南大學旁邊而已...)

言歸正傳,探訪紙教堂,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在傍晚時分去,可以欣賞到兩種不同的風貌。一來比較涼,二來黃昏時的光影變化會比較強烈,跟紙教堂的燈光可以互相搭配,而且當入夜之後,因為是山區,沒有其他的光害,紙教堂可以給人一種很明確的溫暖。這一次探訪,由於剛下過雨,空氣一整個清新,連路邊的小花都沾染了晶瑩的雨水,心情一整個大好,看看照片吧!

DSC_0725.jpg

這是教堂的外圍,小花上面還有隻諸跟蜜蜂呢!

DSC_0730.jpg

DSC_0738.jpg

DSC_0740.jpg

教堂的內部,上方有代表生生不息的紙雕鮭魚,四周都是用紙做的柱子,燈光給人一種溫暖安定的感覺。DSC_0760.jpg

DSC_0763.jpg

教堂外面的水池與附屬建築群。這時天空還很亮,那兩個妹穿著短裙就趴在那,不知道是怎樣...

 

DSC_0779.jpg

水池裡的教堂倒影,好安靜。

DSC_0803.jpg

DSC_0868.jpg

這個旁邊的生態池,有很多的青蛙喔!


DSC_0810.jpg

教堂內部的祭壇以及紙做的座椅。

DSC_0861.jpg

周圍的餐廳一嵎。

DSC_0790.jpg

DSC_0880.jpg

DSC_0809.jpg

 DSC_0897.jpg DSC_0898.jpg

晚上的紙教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kal5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